【節能快訊-114年10月】永續金融新藍海!為什麼台灣該推動「節能保險」?遇到哪些問題?
【節能快訊-114年10月】永續金融新藍海!為什麼台灣該推動「節能保險」?遇到哪些問題?
節能雖然是無悔(no regret)策略,然而,四大因素限制企業節能資金調動(BASE, 2024):(1)高的期初設備投資成本;(2)預算有限下,節能投資的高機會成本;(3)回收期高於企業期望(3年以下);(4)不易取得節能融資(節能不是企業營收)。如何解套?攸關全球深度節能成效。
節能市場兆美元商機
節能保險(Energy Saving Insurance, ESI)始於2014年的創新氣候金融實驗,融合四個金融與非金融要素:節能績效保證合約、節能技術確證、節能績效保單、及優惠融資,成就了三大轉型金融(transition finance)價值:去風險(de-risk)、去碳化(de-carbon)、及去成本(de-cost)。
發展10年來,節能保險已在全球發展出成功的商業模式,被驗證是促進全球淨零永續實踐的可行商業模式。節能保險商業模式結合了金融和非金融等跨領域元素,證明可以有效克服市場障礙、建立利害關係人信任及容易調動融資資金。
此外,節能保險商業模式的最大優點在於可複製性與擴展性。過去10年,節能保險商業模式已成功從拉丁美洲擴展到歐洲及其他地區,已有超過1,250家ESCO公司、460家中小企業及220家金融機構參與,證明全球不分區域實踐的高度潛力。
歐盟2024年已啟動規模達12億歐元的節能保險推廣計畫,規劃納入344,000家中小企業,可望成為轉型金融新藍海。
節能保險商業模式 – 高誠信氣候解方
節能保險藉由五項要件
(1)客製化節能績效保證合約:節能技術提供者(Energy Saving Service Company, ESCO)根據客戶的需求,提供量身定制的節能服務,例如能源診斷與預期節能保證等,並制定完善的的執行程序,例如節能量測等,以及一份標準化契約;
(2)節能績效保證合約確證(validation):借重可信賴的第三方確證機構,公允的評估節能合約承諾的節能績效,並簽發一份具公信力的確證書;
(3)節能績效保單:保險公司提供節能績效保證金保單(Surety bonds),確保企業主的節能績效權益,且要保人僅需要提供保證金(包括履約保證金)(或自負額),不需要提供抵押品,資金成本較低;
(4)綠色融資:金融機構依據轉型授信標準,提供優惠融資利率;
(5)促進者:深入瞭解節能保險專案的組織機構,可真實傳達節能保險專案的優點,並凝聚所有利害關係人力量,促進節能保險專案的順利推動。
節能保險的利害關係人分潤「節省的能源費用」,形成互利共生的節能生態鏈。例如:可顯著降低中小企業節能投資風險,符合更高淨零標準的法遵,創造節能效益及淨零競爭力;增加能源技術服務業者(ESCO)業績,證明節能專業之餘,也可豎立與競爭對手的差異性;提高保險公司參與淨零保險業務機會,開闢保險公司新業務;開創金融機構實踐轉型金融,及調整低碳化資產部位契機。
綜上,節能保險專案商業模式可有效整合能源技術供應商、中小企業、第三方機構、保險公司和金融機構的參與,建立了一個高度活力的節能生態圈,實現人人得利的多贏策略(win-win strategies),成為加速全球淨零轉型的高誠信氣候解方。
原文取自:https://www.businesstoday.com.tw/article/category/183021/post/202510210034/